2020/03/10

我一天就胖了一公斤,怎麼辦?(下) 談熱量密度




還記得上一集我們提到的體重迷思嗎?蔡醫師強調的觀念是:「重」一公斤,不等於「胖」一公斤。因為要增加一公斤的脂肪,必須吃進7700大卡的熱量,假設你今天比昨天重一公斤,未必是真的多了脂肪,絕大多數那只是水分以及食物殘渣的重量而已。看不懂的人請趕快回去複習上一集謝謝。

此外我還在文章中舉例:你今天吃了一公斤的青菜,它的熱量一般不超過250大卡,可以讓你吃到撐。相對的如果你今天是吃一塊蛋糕呢?小小一塊蛋糕的熱量可能高達770大卡,只會害你囤積脂肪,而且實在沒有什麼飽足感。


什麼是「熱量密度」?

看完上面的例子,我們就可以帶入熱量密度的概念了。借用物理學『質量 ÷ 體積 = 密度』這條公式,我們定義『熱量  ÷ 體積 = 熱量密度』。比如250大卡的青菜、體積足足有一大把,那青菜的熱量密度就非常低;而770大卡的蛋糕、體積只有一小塊,那蛋糕的熱量密度就非常高。

看到這邊大家應該明白了,攝取「熱量密度低」的食物,更有利於減肥。因為這類食物的體積比較大,可以吃得飽,而熱量卻不會過高。蔡醫師時常鼓勵減肥的學員多攝取原型食物,比如蔬菜、水果、糙米、燕麥、瘦肉等等,都是熱量密度較低的例子。



原型食物的熱量密度通常都比較低。


那為什麼食物的熱量密度會有高低的差異呢?其實「水分」和「膳食纖維」是一大關鍵。原型食物通常都富含水分、或膳食纖維、或兩者兼具,所以會有比較大的體積,吃下去也比較有飽足感,還可以幫助排便!


加了「這個」會讓熱量密度暴增

那麼有些食物,特別是加工食品,它們熱量密度特別高又是為什麼呢?在營養學上,「油脂」可以說是熱量密度最高的食物,因為1公克的油脂可以提供9大卡的熱量(1公克的碳水或蛋白質都只有4大卡)。加工食品比如麵包、蛋糕、炸雞、薯條等等,除了含有碳水和蛋白質之外,其實都暗藏了過多的油脂。

比如每一百公克的馬鈴薯熱量才不到100大卡,但如果炸成薯條,熱量馬上就提升到300大卡,等於熱量密度大幅提升了三倍,對於減肥實屬不利,雖然它真的很好吃。還有一些看似無害的絞肉製品,比如水餃、香腸、貢丸等等,雖然不是油炸,但其實絞肉本身就是油脂偏多的肉品,減重期間最好少吃為妙。

《在這邊要順便提醒,酒精常被誤會成是碳水化合物,其實不然,1公克的酒精可以提供7大卡的熱量,在分類上是比較接近油脂的,所以大量飲酒的人挺著一個啤酒肚,一點都不意外。》



好吃的甜點除了糖和澱粉之外,也暗藏了大量的油脂


飲食紅綠燈複習熱量密度的概念

國民健康署與新竹縣衛生局製作了一張「飲食紅綠燈」的衛教宣導,我覺得非常適合拿來複習熱量密度的概念。比如綠燈就是熱量密度較低的原型食物,黃燈的熱量密度中等、可以淺嚐輒止,紅燈則是含有大量糖油鹽的食物或加工食品,熱量密度非常高,最好是避免食用。

蔡醫師向來主張「減肥一定要先吃飽」,其實道理很簡單:三餐都用熱量密度較低的原型食物把自己餵飽,就不會時常肚子餓、嘴饞,然後隨手抓熱量密度較高的加工食品來吃。(相信我,隨手能拿到的食物幾乎都是不健康的)

好了,今天熱量密度的概念就介紹到這邊,我將「飲食紅綠燈」的圖表附上,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動一動頭腦,回想自己今天吃了什麼,是屬於熱量密度較低、還是較高的食物呢?祝各位擁有正確的飲食概念,大家都能健康瘦身。





附註:熱量密度跟升糖指數有何不同?

介紹完熱量密度,蔡醫師擔心會有讀者(好像也沒有)想跟升糖指數做個比較,乾脆我自己先寫出來吧!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:熱量密度著重的是「熱量」,高糖高油脂的加工食品會有較高的熱量密度,減肥期間少碰為妙。尤其是富含油脂的食品,熱樣密度非常驚人。

而升糖指數跟熱量無關,只看「造成血糖上升的速度」,主要取決於碳水化合物的特性,精製碳水比如糖、麵食、麵包等等通常有較高的升糖指數,容易讓血糖大起大落。有趣的是,油脂會讓食物中碳水的消化吸收變慢,血糖不容易上升,所以一般來說富含油脂的食物反而有相對較低的升糖指數。

當然兩者也有共同點:都受到水分和膳食纖維的影響。我們推崇的原型食物富含水分和膳食纖維,一般來說都有較低的熱量密度,同時也有較低的升糖指數,一舉兩得喔!


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