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脂計到底準不準?減肥需要量體脂肪嗎?
「減肥需要量體脂肪嗎?」是蔡醫師經常被問到的問題
臨床上能夠精確測量體脂肪的儀器叫做「雙能量X光吸收儀」(Dual-Energy X-ray Absorptiometry,簡稱 DXA)。沒錯,就是用來測量骨密度、評估骨質疏鬆症的那台儀器。測量體脂肪是屬於自費檢查,費用大概在兩千元左右,相關資訊可以參考 劉漢文醫師的介紹。另外也可以使用「磁振造影檢查」(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,簡稱 MRI),不過這個機器更大一台,而且費用也更高,並不會拿來常規使用。
家用體脂計準確嗎?
一般家用體脂計的測量方式是使用生物阻抗分析(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,簡稱BIA),俗稱「電阻式體脂計」。簡單來說它的原理就是:脂肪的導電能力較差,水分的導電能力較佳。機器會釋放出微量電流通過你的身體,經由判斷導電程度的好壞,也就是電阻的高低,來估算出你的體脂肪。
不過BIA體脂計有個很明顯的缺點:受體內水分多寡的影響很大!因此你在早上、中午、晚上量出來的體脂肪可能都不一樣。以筆者自己的經驗來說,早上起床量出來的體脂肪是最高的(14-15%),之後就會下降,中午或晚上量會變成13%左右,還曾經出現過11.7%的數字!所以到底要以哪一個數值為準呢(
那健身房裡面
市面上常見的體脂計品牌 |
減肥需要量體脂肪嗎?
既然體脂計這麼不準確,那量體脂肪就沒有意義了嗎?當然不是,如果我們能在固定條件下測量(比如固定時間、空腹、小便後的狀態),並且做長期的記錄,就可以看出體脂肪的趨勢。其實跟量體重是一樣的道理,只量一次體重的意義不大,要有長期、多次的記錄才能看出體重變化。所以各位不必糾結在哪個體脂計測得比較準,或者一天之內體脂肪的高低變化,因為那些都只是
重申一次:在固定條件下長期記錄體重和體脂肪才有意義。比如蔡醫師每天都會量體重,而體脂肪大量一兩個禮拜測量一次,我會固定在早上起床小便後、還沒吃早餐之前測量。減肥前蔡醫師體重最高紀錄是68公斤、體脂肪高達24%,其後半年我慢慢減到58公斤,體脂肪也降到19%。之後開始上健身房做重訓,體脂肪又繼續降到15%左右,並且保持穩定。
別糾結於短期內的小幅變化
有很多人在減肥一兩公斤之後,用體脂計測量發現體脂肪不降反升,都嚇得哭爹喊娘,
所以我建議新手在減肥期間先把體脂肪的數字放一邊,專心在體重上面就好;真想做比較也要等多減幾公斤之後再說,這時的測量才能看出真正差異。如果你只會用仙女餐加上狂做有氧減肥,恐怕減脂的同時,肌肉也會掉得很厲害。但如果你有依照蔡醫師的建議:均衡飲食而且注重蛋白質攝取、也勤做肌力訓練,那麼最後一定可以得到滿意的減脂(同時相對不減肌肉)的成果。
此外,也有很多健友主張完全不用看體脂計上面的數字,最重要的其實是「體態」!筆者也非常贊同這樣的觀念,我在《那些幫助我減肥的小事》裡提過,除了記錄體重、體脂肪,也要偶爾對鏡自拍、記錄自己的體態。
我表妹 輕熟女愛梨 自拍的一系列照片就是最好的例子:如果你的體態愈來愈棒,說實在的也不需要太在意體重、體脂肪這些數字了。相較之下蔡醫師沒那麼常自拍,但是每天洗好澡我都會面對鏡子仔細端詳,看看鏡中那個人是否愈來愈接近我想要的身材(
說了這麼多,蔡醫師來替各位做個簡單總結:
1、臨床上我們使用 DXA 或 MRI 來精確測量體脂肪,家用的則是電阻式體脂計。
2、電阻式體脂計雖不是完全精準,但長期記錄觀察趨勢,仍有其參考價值。
3、你也可以不拘泥於數字,對鏡子直接觀察體態變化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延伸閱讀:
Rachel Nutrition 睿秋科學營養健身:為何Inbody沒你想像中可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