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MI已經過時了嗎?我們來聊聊BMI
作者:蔡明劼醫師
很多人都聽過「BMI已經過時了」這個說法,主要因為它沒有辦法精準呈現出一個人的身材。就如同經典的「林書豪 vs 連勝文」案例,相同的BMI之下卻有截然不同的體態。(雖然已經被連證實是誤傳XD)
這時候我們應該回頭來看看BMI被發明的時代背景:BMI這個算式在大約兩百年前就被比利時人阿道夫.凱特勒(Adolphe Quetelet)發明出來了,發明者不是醫師,而是一位數學家、統計學家,據說也是是一位貴族(那個時代可能貴族比較有錢有閒可以搞科學研究,一般百姓連生活都不容易)。
言歸正傳,BMI真的沒用嗎?倒也不是這麼說,以一般情況而言BMI確實可以大致呈現身材樣貌,而且數值容易取得(只要身高體重即可計算),所以許多醫學研究都以BMI為準。比方說「BMI與死亡率呈現U形曲線」:太瘦和太胖都會增加死亡率,這已經可以說是定論了。(1,2)
那麼BMI究竟在什麼時後會失準呢?常見於兩個狀況。
一是運動員,雖然BMI較高,但原因通常是肌肉量偏高,而不是脂肪,所以運動員的BMI標準應該要跟平常人家不同。不過呢,有些愛運動的人明明體脂肪偏高,卻又很愛用肌肉量偏高來安慰自己,那又另當別論了。
另一個情況是泡芙人,雖然BMI還在正常範圍內,但肌肉量偏少、體脂肪偏多。雖然外表不胖,卻總是覺得自己的身材鬆鬆垮軟軟。這類人的解決方案未必是一股腦地減重,而是在減少脂肪的同時,透過重訓來增加或至少要維持肌肉量。
大概就是這樣。為什麼我突然要聊這個話題呢?因為前陣子受50+ FIFTY PLUS雜誌電訪,剛好討論到「肥胖悖論」(Obesity Paradox)這個現象,我把這段文字節錄出來,並附上連結,歡迎讀者點閱雜誌原文。
「肥胖悖論」是真的嗎?老後變胖仍是弊大於利
中年發福,是許多人的困擾。然而,近年坊間也流傳一種說法:「老人不用減肥,微胖的人反而活更久、有本錢對抗疾病。」這種觀念,有科學根據嗎?
蔡明劼指出,所謂「肥胖悖論」(Obesity Paradox)的現象,通常發生在特定族群身上。例如心衰竭、嚴重慢性肺部疾病患者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者,在對抗疾病的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營養和體力。相較於體重過輕的人,體型稍胖的患者,確實存活率較高。但是,這個論點並不適用於一般人。
他說明,長期的醫學研究已證實,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。人的死亡率、醫療支出和BMI之間的相關曲線呈U型。換言之,體重過重、過輕,都會導致人容易生病、醫療支出增加。以台灣的數據而言,BMI維持在22,是死亡率和醫療支出的最低點。65歲以上的人,BMI 22~23都算是標準範圍,但24以上就算過重,「胖一點比較健康」的說法並不成立。
延伸閱讀:50+ FIFTY PLUS 雜誌
Reference:
1.Association of BMI with overall and cause-specific mortality: a population-based cohort study of 3·6 million adults in the UK.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. 2018 Dec;6(12):944-953.
2.The U-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and all-cause mortality contrasts with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medical expenditure: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. Asia Pac J Clin Nutr . 2012;21(4):577-87.